close
自己承認是個擔心過多的媽媽,自從決定離職要搬到台南之後,煩心的不是食衣住行而是孩子的教育與適應.後來發現,孩子的適應力遠比我所想的強,對於學校/英文班/游泳班/畫畫班的老師和同學也都很快的熟稔起來,也玩在一塊.
除了開始的頭一兩天,比較生澀之外,我的擔心完全多餘.
哲哲的學校是我在網路上詢問之後,一位熱心媽媽的推薦,雖然和新竹學校有差距,但是學校幫弟弟安排的班級與老師非常的好.
他的兩位老師都非常溫柔有耐心且具有豐富的蒙式經驗,但是對於一些日常生活長規是十分的有原則與堅持.
哥哥選擇念慈濟我最擔心的也是老師問題,因為所有的老師都非常的年輕,教學經驗較少,但覺得年輕老師較具教學熱忱,也許能夠彌補缺乏經驗這一塊.
週五開了班親會之後,發現哥哥的班導師實在是十項全能,數學系畢業還曾經是運動校隊,從南到北全省當過流浪教師兩年,除了英文美術無法教之外其他皆行.
每天都待在學校到八九點才回家(不輸竹科這些科技人),上課時還時常分享他在全省各地教學經驗與生活體驗.
老實說,我家哥哥的個性比較適合男老師,經過這一週的適應期與班親會之後,我頗能接受他的教育理念與想法.
不過,對於某些婆婆媽媽的小要求,似乎有點無法抵擋(因為他也是新接這一班).因為我們是轉學生,不太了解原班的運作模式,當場我們不方便反駁一些媽媽的提議,
後來和爸拔討論之後,還是在晚上打了電話給老師了解原班的運作與我們的理念想法,希望老師不要覺得我們是個難搞的家長.
至於是何事呢? 下回分解....
全站熱搜